2025年3月21日,“2025年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学科创新服务研讨会”在南京大学杜厦图书馆一楼报告厅成功举办。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黄贤金、罗钧书记会同科睿唯安副总裁(大中华区大学与政府事业部)王利出席会议并做了精彩发言。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叶继元教授、东南大学图书馆李爱国馆长、江苏大学学科建设与规划发展处张晓阳副处长三位专家做主题分享,科睿唯安产品解决方案专家分享了基于科睿唯安InCites、ESI 等平台工具为本机构推进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及学科服务支持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来自全省高校的170余位图书馆负责人及相关业务代表参与了本次会议。

所有参会嘉宾会场合影
罗钧在致辞中强调,高校图书馆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策源地,提供资源保障与学科服务支撑学校学科建设、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一直是高校图书馆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命题。如何在新一轮的学科布局中彰显优势,还需要我们图书馆作为知识数据的拥有者、管理者发挥积极作用。
王利在致辞中回顾了科睿唯安公司的发展历程,指出技术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希望进一步融合数据与技术,为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罗钧,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南京大学图书馆党总支书记

王利,科睿唯安副总裁(大中华区学术研究事业部)
叶继元做“学术‘全评价’视域下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体系建设的进展与反思”主题报告,从学术“全评价”体系论概述、中国高校五次学科评估概述、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演进和评估反思与高校图书馆学科评估服务建议四个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学术“全评价”视域下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体系建设的进展与反思

叶继元,教授,博导,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王振做“AI驱动的学科分析与服务实践”主题报告,他围绕学术AI探索的策略和路径,指出学科分析与服务的关键环节,是智能数据获取与深度情报挖掘,并阐述了科睿唯安公司在AI驱动下一些最新实践。
AI驱动的学科分析与服务实践

王振,科睿唯安高级解决方案专家
李爱国在“紧扣学校核心任务,提供精准学科服务”主题报告中,回顾了东南大学学科服务的发展历程与最新实践,并从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三个角度提出未来发展方向:一是为师生提供创新性服务,二是面对AI技术和开放学术环境,三是重视馆员作为图书馆的核心资源。
紧扣学校核心任务, 提供精准学科服务

李爱国,东南大学图书馆馆长
赵冲在会议中分享了数据驱动下一流学科建设与影响力提升的策略。他指出,科睿唯安通过情报与分析、数据与内容等服务,助力高校精准构建学科体系。他强调打破学科边界、推动跨学科研究是未来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也是提升学科影响力的关键。
数据驱动下的国际影响力提升策略

赵冲,科睿唯安中国区数据与分析业务负责人
张晓阳在会议上探讨了数据融合在学科专业与学习服务转型发展中的作用。他指出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及强国建设推进,一流本科教育成高校发展关键,图书馆作为教育质量保障重要支柱,需借数据融合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提升学习服务质量。
数据融合助力学科专业与学习服务转型发展

张晓阳,江苏大学学科建设与规划发展处副处长、教育评价中心副主任
谢明凤在会议上介绍了AI技术在读者文献资源服务及保障中的应用。她强调AI服务质量的保障依赖于AI工具与可信赖内容资源的结合,以及版权管理的基础作用,并且AI助力应当以读者喜好的方式提供文献资源服务。
读者文献资源服务及保障:从资源发现、获取到馆际共享

谢明凤,科睿唯安产品解决方案顾问
黄贤金馆长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他指出面向科教强国,图书馆唯有通过不断的学科创新服务,才能确立图书馆在AI时代知识服务新地位、新作为、新未来。应积极探索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的图书馆学科创新服务路径、构建“载体-内容融合”的学科知识体系、打造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学校学科发展的共同体。

黄贤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
在大会全部议程结束之后,部分馆长就“AI Agent时代下图书馆业务变革与挑战”、“智慧图书馆未来之路”、“配合学校学科发展”、“图书馆学科服务机遇与挑战”、“学校不同发展阶段图书馆的使命与传承”等话题展开了更进一步的讨论和交流,将本次研讨会的学术成果推至新高。
据悉,本次“2025 年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学科创新服务研讨会”是由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图书馆承办,科睿唯安公司协办,聚焦图书馆在学科服务中的创新实践与未来发展方向,基于以事实数据为基础、以客观量化分析为导向的学科服务,为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在实践工作中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