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图书馆历史源远流长,其发展可上溯至20世纪初建立的中央大学图书馆和金陵大学图书馆。中央大学图书馆肇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创办三江师范学堂,三江师范学堂设藏书楼,荟萃中外书籍和各种图册,以供师生浏览。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学校更名两江师范优级学堂,至1913年二次革命时,乱兵土匪乘机掠夺,校产荡然,书籍亦仅存十之一二。1915年成立南京高等师范学院,1920年 更名为东南大学。1923年东南大学图书馆馆舍毁于火,图书同烬。
|
|
1924年,齐孟芳先生捐资建成新馆,曾命名为“孟芳图书馆”,1928年去齐氏名,仍随学校命名。1927年学校更名为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复更名江苏大学,旋又改称中央大学,图书馆亦随学校易名。1924年后,中央大学图书馆的藏书逐渐丰富,至1937年5月,已有中外文书刊共计407203册,其中中文图书117846册。
|
|
金陵大学图书馆源自1888年起,美国教会在南京建立的汇文、基督和益智等书院,后经几次合并,于1910年成立金陵大学堂,1915年改名金陵大学校,不久改称金陵大学,并于1916年迁至鼓楼新址。 |
1929年建立了文、理、农三学院及中国文化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图书馆藏书也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1937年6月统计藏书量已达322369册,其中中文图书有106769册,与当时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藏书基本上旗鼓相当。 |
在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历史上,著名图书馆学家刘国钧、 李小缘、施廷镛和国学大师胡小石等诸先生,先后主持过馆务。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1.95 万平米的新馆落成。 2001年6月,为迎接南京大学百年校庆,进行了扩建改造 , 馆舍面积增至 2.21 万平方米。 |
|
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丰富,经长期积累,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综合性的藏书体系。至 2007 年底,总藏书量达到 491.70 万册(含院系资料室)。馆藏古籍线装书近 40 万册,其中善本古籍有3000余种、 3 万余册。地方文献、古代目录学文献以及丛书的收藏已形成特色。古代地方志共收藏有 4000 余种,近4万册,在全国各大图书馆中处于领先地位。本馆收藏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个语种的期刊,尤以物理、生物、地学、数学为特色。1949年以前的中文社会科学书刊与自然科学收藏也比较丰富。 截止2023年12月31日,纸质馆藏总量667.11万册,包含中文图书461.16万册,外文图书98.10万册,中文期刊56.04万册,外文期刊51.81万册。 2018年,《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珍本丛刊》是大型综合古籍珍稀善本影印出版项目。主要依托南京大学图书馆丰富的古籍收藏,经过精心鉴定版本,厘清源流,最后从馆藏古籍中挑选出具有较高文献价值、版本价值与学术价值的稿钞本共44种,其中更有仅见藏于南京大学图书馆的海内孤本。《稿钞本卷》 是《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珍本丛刊》的第一辑,选目涵盖经史子集四部。
|
|
本馆收藏了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 20 多个语种的期刊,尤以物理、生物、地学、数学、东方学为特色,1949年以前的中文社会科学书刊收藏颇丰。近年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全国高校的地科(地质、地理、气象、天文、环境科学)教材中心、文科文献中心相继建成,进一步增加了馆藏内容和特色。 |
南京大学图书馆是国内较早从事计算机应用的高校图书馆。1986年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条型码计算机中文图书流通管理系统并投入实用。1992年开发的中文采购、编目管理系统等正式投入实际使用,受到同行的广泛好评。1998年底,我馆全面更新了图书馆管理系统,使用由江苏汇文软件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汇文”系统,实现了图书馆管理的全面计算机化,目前,正在向各个院系分馆延伸服务,逐步实现全校(包括仙林分馆)图书流通的“一卡通”,全校已有化学化工学院、建筑研究所、国际商学院、物理系等院系资料室,均纳入图书馆的计算机系统统一管理。
|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的建设,南京大学图书馆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华东北地区管理中心和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的管理中心,承担着为华东北地区(江苏、山东、安徽三省)的高等院校提供信息服务、协作、资源共享、管理的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