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美籍华人梅添、李苏静夫妇及其家属来南京大学图书馆参观访问。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谢欢,古籍特藏部刘舒曼、许巧敏、戴月等陪同接待。

梅添、李苏静夫妇在捐赠文献书架前合影留念
梅添、李苏静夫妇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通过南京大学校友马大任先生发起的“赠书中国计划”,将私人多年收集的5000余册珍贵西文文献,分两批无偿捐献给南京大学图书馆。这批西文珍本丰富了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现存放于杜厦图书馆五楼艺术特藏阅览区。

谢欢副馆长与梅添、李苏静夫妇合影
谢欢副馆长代表南京大学图书馆欢迎梅添、李苏静夫妇的到来,并郑重送上捐赠荣誉证书,对其慷慨捐赠表示感谢。谢欢副馆长表示,这些捐赠的图书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为师生提供了更广泛的阅读选择。
梅添、李苏静夫妇捐赠文献涉及西文语言文学多流派及其重要作家作品,包括经典文学、现代小说、戏剧、诗歌等体裁,涵盖不同国家、民族和历史时期的创作成果。梅添先生希望这批书籍借助南京大学图书馆这一平台“活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更多学生拓宽学术视野。


所赠文献书影及藏书票
梅添先生是梅益之子,曾长期供职于美国花旗银行。受家学影响,梅先生毕生酷爱读书与藏书。
梅益(1914-2003),原名陈少卿,广东潮安人。中国宣传活动家,翻译家。1935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上海市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抗战期间,曾组织创办《每日译报》,并主编《华美周刊》《求知文丛》《上海一日》。解放战争期间,曾先后担任中国共产党驻南京代表团发言人,新华通讯社总社编委、副总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局长、党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副院长、党组第一书记,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梅益翻译的革命经典《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流传甚广,影响了几代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