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文献修复中心项目专家验收会成功举行
2016年3月15日下午,南京大学文献修复中心项目验收会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杜厦图书馆五楼会议室召开。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助理王红蕾,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南京图书馆副馆长全勤,复旦大学古籍保护学院常务副院长、复旦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杨光辉,中山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林明等参加了会议。验收会由南大图书馆史梅副馆长主持。
南京大学图书馆计秋枫馆长对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表示了感谢,并介绍了文献修复中心一年多来建设情况。古籍部邱晓刚与张百慧对中心的建设目标、过程,中心布局及各区域功能与作用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
随后,专家组前往现场,对修复中心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经过实地考察和听取汇报,专家们一致认为我馆文献修复中心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并具备了古籍及近现代文献的修复能力,在全国高校图书馆中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最后,项目验收专家组组长张志清馆长宣读了专家验收意见,并做了总结性讲话,鼓励项目参与人员再接再厉,将修复中心建设得更加科学、完善。
新闻背景:
南京大学图书馆文献修复的传统由来已久,经过几代专家的积淀,成就斐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邱晓刚副研究员独创的“纸浆修补技术”更是获得了国家专利,是文献修复技术的一大进步。2015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江苏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设立在我馆。2016年1月我馆古籍修复技艺作为传统技艺入选江苏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年来,国家重视文献保护工作,对文献修复相关设施及人员的需求与日俱增,加之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问世,我馆原有的修复设备与规模已经不能满足当下修复工作的需要。馆领导及时地认识到了这一现状,经过长期、精密的筹划及前期准备工作,文献修复中心项目在中央级普通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与香港薪火文化公益基金共同支持下开始建设并按期完成。
建成后的文献修复中心面积达200平米,南京大学文献修复中心位于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杜厦图书馆四楼,主要承担本馆古籍、民国文献、西文善本等特藏文献的修复与保护工作。分为文献修复区、材料存储区、实验检测区三个区域,配备了上下水设施,同时配备了中央空调、新风系统、净化型除湿加湿一体机、可调色温三基色照明系统、防紫外线隔温电动窗帘、消防喷淋、保险柜等环境控制和安全设施。
该项目紧密结合本馆古籍等特藏文献的现状,以国家级修复中心的标准为建设目标,配备了先进齐全的修复设备,不仅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而且兼具古籍、西文善本与民国文献的修复能力。
(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 陈婧)